阿里,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突尼斯的街头以违法贩卖汽油为生,警察还总来抽油水,他的生活很不稳定。阿里梦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欧洲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父亲的突然去世使得养育两个妹妹、偿还债务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正当他们全家即将被赶出家门时,一个机会落在了阿里面前。然而,在一个充满腐败的社会里,“机会”总是意味着“非法”,这个决定很可能会令他无法回头。
哈卡的精彩影评 · · · · · ·
男演员一副拍摄前不洗脸的样子,状态稳稳的,导演控制的情绪意识也不错,最后大街上的火和路人震撼人心。ali这个人物成了,片子也就成了。
nbsp;#28th Sarajevo IFF# 前获2022戛纳一种关注最佳表演奖。拍的是整个阿拉伯之春的起点也就是引发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小贩自焚事件,按理说是重大历史题材了。不过这个改编真不怎么样,加上这个讲究爆发力的(疯狗式)表演……也没觉得好到要发个奖的程度。纯属过誉了。
nbsp;最绝望的无异于那场无声的自焚。痛苦的人喊不出声,观看痛苦的习以为常。好悲哀啊。nbsp;
nbsp;2.5,太套路了,包括演技,这也算是某种按流程生产的片子。是现实故事在拍电影,而不是导演在拍电影。nbsp;
nbsp;也许危险也会传染,所以他一直睡在外边,却让人觉得安心。可能罐子价值连城,所以他花钱买了回来,或许可以送进博物馆。想要生存的他卖汽油会被警察抽成,父亲了遗留债务银行要来收走房子。他像一个幽灵,被社会的权力机关无视,也被周围沉默的人穿越,纵使周身烹油烈火,依然只是不会被注意的透明人。
在阿里因走私险些落网的情节过后,影片便着重设置一系列造成阿里精神高压的事件,从被亲人误解到被警察勒索。其中有一处观感不太对劲的地方是,先前三次以旁白形式引导观众理解阿里行为的是妹妹,而正当阿里逃难到家,惊魂未定之余发起责难的也是妹妹,那,妹妹怎么了。我相信诸如此类的磨难在阿里生活中时有发生,妹妹的多日的担忧转为埋怨或许也能视为人之常情,然而,如此集中地将磨难累加在电影文本中,便使得高潮的铺垫呈现出一种苦情剧特征,所谓一捆接一捆的稻草。
在阿里向政府投之以怒火的场景中,导演在阿里身旁设置了一个十分醒目的疯子,因此,阿里嘶吼式的控诉总是伴随着疯言疯语,这似乎在说阿里的行为与疯子别无二致(尽管是路人视角,但同时也是观众所见)。一旦把人的行为病理化,其诉求就会丧失正当性,这直接影响到结局的自焚,从周围人的视角来看,无非又是一次无能狂怒,联系阿里第一次收到银行的讨债通知时瞬间被激怒的反应,这就使得影片显出一种《鬼子来了》式的底层批判。那么问题来了,导演让我们跟随阿里的视角以便共情这样一个被苦难摧残的底层,又设置旁观者的目光把阿里作了愚民化处理,观众怎能同时做到卷入与抽离?
结尾处,导演将自焚行为与漠视的路人并置在画面中,我的疑惑首先是:真的能做到视若无睹吗?如果能,在《投奔怒海》中前1/3处的插曲式情节——小孩扒尸,已经远强于本片高潮情节,当然我不是在比较现实情况中越南与突尼斯两地人民何者处境更惨烈,只是在影片经过层层加码后,甚至辅之以余韵悠长的拉镜头的高潮段,仅仅是在为“小贩自焚”这一起众所周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图解式的直译,是难免令人觉得泄气的。那,如果不能,即自焚换来的并不是影片所呈现冷漠的人群,其实这才是引爆阿拉伯之春的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