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间,阿富汗战场异常惨烈。由于穆斯林的强烈抵抗,苏联在阿富汗损兵折将,死伤无数。 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六名新兵应征入伍,以协助前线战斗。他们接受严苛的魔鬼训练,进行各种特种培训。1987年末,这支奇兵组成“第九突击队”前往阿富汗,受命占据3234高地,以掩护苏联士兵撤退。第九突击队保护苏军大部队安全通过,而自己却弹尽粮绝。血腥而残酷的战场上,他们视死如归的身影显得异常悲壮。
第九突击队的精彩影评 · · · · · ·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再见”两个字。这个“再见”不是告别的意思,而是重逢的意思。就是说我再一次见到了苏联。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俄罗斯拍摄的电影(当然这不包括重温过去的苏联老片)。在电影的选择上,有时我有一些很
去年俄罗斯出了一个《Night Watch(守夜人)》,捧得直上九天,说是具有“好莱坞一线大片的水准”,结果看完差点没吐了。除了故事编得还算不错和一个飞机螺钉坠落的镜头特技留下了印象,其他统统都是垃圾,黑与白、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感觉就像是在骗小朋友。这次又推出了
1988年1月7日-8日苏军第40集团军345独立空降团3营9连扼守控制加德兹-霍斯特公路的3234高地数昼夜,仅靠未负伤的39名指战员在12小时之内打退了哈达卜和本 拉登指挥的反政府武装“黑色支队”300余人的多次进攻,全连6人牺牲、28人负伤,战斗异常激烈残酷,该连老首长沃中校调集团
当我们还靠虚假剧情的战争片来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的时候,俄罗斯的战争电影已经可以博得我的沉思和泪水了,我觉得《第九突击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即便网上的精彩影评很多都在批评电影没有了苏联电影的乐观和英雄主义精神了。可是,什么是这种精神呢?我们的电影也曾有过这
有关这部影片的意义,置顶的几条评论都已经说得很到位了。我只想说说影片最后那场被广为赞誉的战斗。 从我个人对军队的了解来说,最后那场战斗,其实还包括之前的,导演为了突出战斗的惨烈,似乎有点太夸大了混乱场面。因为依照电影中的那种混乱,苏联军队似乎根本
很多人都记得美军15年前入侵阿富汗,却忘了30多年前苏军发动的阿富汗战争。 这部影片就是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表现那段历史,从参军到集训到入境到冲突。 可惜情节比较拖沓,情绪上并没有代入感。因为我以为这是一部热血的战争片,但通篇只有暴躁的情绪,狂飙的荷尔蒙还有尘烟
俄国的战争电影j拍的都是不错 不论是《风暴之门》还是这个突击连。战争电影的真实性往往体现在他的细节上。记得在机场受到游击队的防空导弹的攻击,在战场上反苏游击队就常常在苏军的飞机场附近打正在起飞和降落的飞机给苏军也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 不过一般是打直升机 小毒刺打
战斗场面太屎了,完全没有战术,据点太容易攻破,俄国人的军官都和白痴一样没两下就被干掉。阿富汗人火力又准又狠,站着冲锋竟然随随便便就冲上山顶了,俄国人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就和烧火棍差不多,前面剧情里,画家被培养成狙击手,结果后面出去画画被人爆头干掉了,这是什么剧
自从国内DVD市场活跃起来以后较早出现的俄罗斯战争片。整个影片情节比较简单,基本是训练+战斗的美式越战片风格。几个细节,诸如和平时期年轻人要走向随时可能死亡的战场等表现的不错。对机场阿富汗游击队用毒刺导弹偷袭运输机一段印象尤其深刻。 ( 最初的兴趣是因为这是“俄国第一部反映阿富汗战争的影片”。 而俄国是盛产战争片的,此作也是近年俄国较为出名的作品。 没想到,一路看下来,却变成了“何时才会结束”的糟糕感受。 我想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叙述缺少主线。 无论是人物或者事件,在描述上都过于零散。 在战争这
能反思自己得侵略战争这本身就是进步,有一些煽情的地方,结构上也有一些和全金属外壳相似整体看来又像是野战排,但怎么和中国的战争片相比都是很可贵的。想到中国的战争片。。。。。。片中苏联士兵袭击阿富汗村落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地道战,阿富汗人打的是游击战,和我抗日战争很相似,在我看来很有认同感,最后苏联士兵与其说为了祖国战斗还不如说为了战友和自己的生命,这里我看不到任何的正义与邪恶,这场战争的可悲和荒诞在最后...
能反思自己得侵略战争这本身就是进步,有一些煽情的地方,结构上也有一些和全金属外壳相似整体看来又像是野战排,但怎么和中国的战争片相比都是很可贵的。想到中国的战争片。。。。。。片中苏联士兵袭击阿富汗村落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地道战,阿富汗人打的是游击战,和我抗日战争很相似,在我看来很有认同感,最后苏联士兵与其说为了祖国战斗还不如说为了战友和自己的生命,这里我看不到任何的正义与邪恶,这场战争的可悲和荒诞在最后体现出来,一场早应该结束的战斗却发生了,牺牲的人们牺牲的毫无意义,那个为之战斗的祖国在两年后解散了,不再存在。《第九连》《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布列斯特要塞》......从红军兵士到白军将领,近年的俄罗斯大制作看似已走出意识形态的桎梏,实则仍沉浸于帝国往昔的虚幻荣光中,并不具备理性层面上的反思。
一个帝国的陨落与很多人的一生。
开头很像“全金属外壳-1987”,战争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而当事人当时什么都不知道。
还挺激烈的
详情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