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名著曾多次搬上银幕,本版把它搬到当今的赫尔辛基。主角是一个曾经学过法律的屠宰场工人(跟咱们的北大肉店老板似的),三年前女友被车撞死,司机逃逸。如今,他发现了肇事者,并将他杀死。有一个女子知道他的杀人真相和他的身份,但并没有告发他,而是跟他陷入一桩没有前途的恋爱关系... emsp;emsp;作为文学片,本片并不忠实,但它逼真地再现了原作的压抑和阴郁,人物刻画很少感情色彩,很多细枝末节被舍弃,只留下主要人物的眼神和动作,堪称简约主义风格之作。《罪与罚》有1935年的美国版,总体水准不高,但不乏新意;1958年的法国版把剧情搬到了巴黎,后改名《最危险的罪》;1959年的美国新版也作了更新,讲一个学法律的学生涉入抢劫谋杀等罪案。1969年的苏联版长达3小时20分钟,更贴近原著;2002年的英国电视剧版是另一个以忠实再现见长的版本。--正太猫
罪与罚的精彩影评 · · · · · ·
《罪与罚》是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早期作品,这时他的个人风格和特点就已经显露出来:简单的剧情和叙事结构、复杂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而丰富的人物刻画,角色之间的对白简单明了,注重角色的内心独白,阿基主要通过场景环境和配乐来塑造氛围;他对音乐的使用很考究,
我本来想去看1970年的《罪与罚》,阴差阳错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虽然是改编,我觉得这部电影也是一篇佳作。 海尔曼,他本可以逃,却最终选择自首。 并不是为了那个女子,他也让她不再等他。 而是他的良心,他的良知。 他知道自己有罪,需要去自首。 他不会像那个被他杀死的人一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几乎看完阿基导演的所有电影,我觉得他最好的电影是以下六部,六部的电影质量水平我是这么排的:1.罪与罚2.浮云世事3.卡拉马利联盟4.升空号5.坐稳车泰欣娜6.薄暮之光。所以我觉得,罪与罚是阿基导演的最好的电影。 阿基导演的电影,无产阶级革命性特征很强,极
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导演处女作。阿基是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有几部作品改编自文学名著。他的处女作就是改编自陀氏名著。但看这部片,我进入不了状态。或者说,怀着极大的兴趣看。看到将近一半时,渐渐不能理解影像中的情绪。不知道这是陀式原著思想所导致的,还是阿基的电影所
“如果他有良知,就让他痛苦,交代自己的罪行。如果他同情受害者,就让他痛苦吧,这就是对他的惩罚。”借海克曼的嘴,考里斯马基说出了自己对“罪与罚”的一种理解。 “被我杀的那个人无足轻重,我杀了只虱子,我自己也成了虱子。虱子的数量永远不会改变,除非我一开始就是一只
影片看似在讲一个个人复仇的犯罪故事,还加上了朦朦胧胧的爱恨情仇。 其实,在我的眼中影片是在讲游戏的规则,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游戏规则。 是做固守原有游戏规则的虱子,还是说不,企图创立一套新的规则? 而这个还不算难,难的就是你虽然生而为人,却天生不是虱子,这就难
可能是自己的水平比较低吧,真的看不懂片子所传达的意思。 一开始是在百度上搜索存在主义这个名词,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他的作品《罪与罚》,就想看看有没有名著改编的电影,搜索到这部片子马上就看了。 但是真的没看懂,压抑不算,快乐更加没有,感觉怪怪的。 最有价
据说是改编自陀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原书没看过,看过电影后,更没有看原著的兴趣。 男主为了给车祸去世的未婚妻报仇,谋杀了财主。女主作为目击者,复杂的心理作用下,爱上了男主。男主设计了一连串的脱罪证明,有机会逃走,最后以“我是个孤独的人,监狱对我的隔绝毫无意义,
影片音乐设定不错,开头的砧板上的虫子,水管喷射时候的明亮的雨雾和冲血很有点虎头的味道。然而,我很敏感于人,人到底有没有具备与气氛相匹配的文化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在屠宰场,我就感到人是装上去的。到后来,这种失望完全淹没了我,没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拉着看看到
[视频] 《罪与罚》是阿基考里斯马基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彼时独特的冷面幽默风格尚未形成,仍处于摸索阶段,可以看出本片的僵硬与生涩。作为文学改编作品,本片并不忠实于原著,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故事全部的细枝末节,只留下树干,对原作的阴郁和压抑倒是还原地比较到位。人物都变
三星半。改编罪与罚,Aki只要了93分钟,那就不必以贴近原著做衡量标准了。影片的大部分时间,个人风格还不算浓烈,不过已露出头角峥嵘。他取来布列松的极简主义,大刀阔斧,甚至最后一场戏有对《扒手》很明显的致敬。但他甚至比布列松更哀伤,他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最后以虱子的自我否定选择了永远孤独。有意思的是,也正在这时,激情的音乐喷薄而出,又好似一个光明结尾。说不清是冷峻,是灼热。考里斯马基的作者风格自此立住...
三星半。改编罪与罚,Aki只要了93分钟,那就不必以贴近原著做衡量标准了。影片的大部分时间,个人风格还不算浓烈,不过已露出头角峥嵘。他取来布列松的极简主义,大刀阔斧,甚至最后一场戏有对《扒手》很明显的致敬。但他甚至比布列松更哀伤,他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最后以虱子的自我否定选择了永远孤独。有意思的是,也正在这时,激情的音乐喷薄而出,又好似一个光明结尾。说不清是冷峻,是灼热。考里斯马基的作者风格自此立住,这才是处女作而已。厉害。马蒂·佩龙帕的角色故事,像《天堂孤影》的前传。
心事忡忡,效率最低;从小到大,被教育成不思考只活着的动物…
陀氏的文本对于影像改编的难度多在对人物心理状态和情绪的表达 文字可以通过大篇幅细致地停顿描绘所思所想 阿基的处理方式是弱化一切外界环境而凸显人物行为背后的内在驱动//最后一场实在太布列松了 可能都比较容易从第一部作品中窥探到导演个人的喜好
也许在任何人看来他都带有一种极深的寂寞,但正是因为这北欧特有的失语,我反而却觉得有些怪异的幽默。他们似乎是出离正常生活太久了,久得每个人都如此可笑。
详情Copyright © 200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