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原本平静的法国西南小镇受到了阿尔及利亚革命风暴的影响。一所寄宿中学里,羞涩的男孩弗朗索瓦(盖尔·莫雷尔 Gaël Morel 饰 )与女孩玛依(艾洛迪·布歇 Élodie Bouchez 饰)是一对精神恋人。弗朗索瓦对来自意大利的英俊少年赛杰(斯戴芬·里多 Stéphane Rideau 饰)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并诱惑他与自己发生了关系。而赛杰却表示自己爱上了玛依,但玛依因喜欢弗朗索瓦而拒绝了他。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了,赛杰的哥哥皮埃尔面临上前线的困境,玛依的母亲本来可以帮助皮埃尔逃脱兵役,但她拒绝给予帮助,导致皮埃尔战死在阿尔及利亚。被迫离开阿尔及利亚的恩利(弗雷德里克·戈尼 Frédéric Gorny 饰)来到了寄宿中学,他偏激和强烈的政治观点与大伙格格不入,他强迫弗朗索瓦直面自己的性取向而招来赛杰的憎恨。恩利得知阿尔及利亚革命成功,他...
野芦苇的精彩影评 · · · · · ·
2004.7.31 l@freecity 影片《野芦苇》是对一个已逝时代浪漫化的描述,对诗意而困惑的青春缅怀,回忆里的长长短短,红红绿绿。尽管那是一个太不寻常的年代,但从中也终于看到了不那么苦大仇深——关于法国60年代的描绘。 如果说贝纳多.贝托鲁奇《戏梦家》把我们带回的是1968年
能够蛊惑青春的力量,唯有爱情与信仰。 法国导演安德烈•泰西内于1994年拍摄的《野芦苇》亦如此:这是四个年轻人弗朗索瓦、塞尔日、亨利与玛丽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反映1960年代法国殖民帝国的崩溃对法兰西民族形成巨大冲击的野史;还是一则古老寓言的当代呈现。
七八年前,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眼花缭乱的电影杂志,了解外国电影只能看一本《环球银幕画刊》。那些在今天看来远远算不上精美的图片和文字,曾被我反反复复的翻看咀嚼,书页翻转间那些凝滞的图片似乎也流动起来,许多根本未曾谋面的电影不知不觉中爱上。 《野芦苇》就是这样爱上
他是坐镇中央的牵线人,一面烦恼着性取向一面兴致勃勃地牵线搭桥把左手的女友介绍给右手的男友,乐此不疲,却终是年轻眼浅,乱点鸳鸯谱。 无缘无故的,他们发生了关系——男寄宿学校是最容易失去贞操的地方。过后,只有弗朗所瓦念念不忘,一再地“要个说法”,却不料那位主动
题记: “我讨厌年轻,这是沉重的负担”。年轻充满着矛盾,期许和挫折,爱情和当恋,上帝在一次次的玩笑里催人长大。 ――――卡夫卡·陆(KavkaLu) http://www.douban.com/lpic/s1389178.jpg 中国孩子在银幕上都是中性的,他们“纯洁”得可以,其实随着药物的泛滥,性发
在我们的身体给了我们一个与心灵不一致的决定时 我们该听从谁的选择 我不知道法兰西斯是如何确定的自己的爱情 也无法追从玛丽又是从何时起爱上了亨利、、 为什么爱情在战争的背景下 却将年轻人变得如此陌生 到底什么是爱情 到底你什么时候发现了爱情 到底我们是为了什
第1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4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野芦苇》,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少年们年轻气盛的青春评价了! 果树: 少年时代的史诗。青春的样子,不是成人却已经被社会的波浪冲刷,不是孩子却依旧拥有最纯粹的心动。 墨夜轩: 这就是青春啊,青春这么美好。 曲有误:
这片我可太喜欢了。 大历史下的乡村田园背景、抓马不断但它又很纯所带来的矛盾四溢的叙事张力以及美型且有血有肉的主角团。 要能把这么困惑和烦恼的多角恋故事讲得如此浪漫阳光 ,关键就在于塑造好以弗朗索瓦为中心的这帮被“七形的爱”所包裹的主角团(别疑惑,就是大家上课时
怀念我的少年 ——写给《野芦苇》中的弗朗索瓦(Francois) 又一次默默地 来到 岁月河流的近头 在风中摇晃百年的野芦苇 喃喃诉说着 一对男生 穿梭于年轮之间的 单车的印痕 聆听依然年少如你的 法朗索瓦 紧贴着他后背的 呼吸—— 清澈 恰如思念之源
那些关于成长的情怀,就像最后三个年轻人走过绿树浓荫时的口哨声。橡树与芦苇,泰西内的致青春。
泰西内依然在书写着那些非常态的情爱,可以在影片里感受到很多种这类的爱情,而它们在时代背景的作用下无一例外的展现出了破碎扭曲的形状,比起严肃的六十年代阿尔及利亚事件,反倒是法语片里难得的清爽干净的青春叙事让人印象深刻,虽然中后期也有类似《约会》的失控迹象,不过还好最后还是拉回来了。
“那已过去很久了。不是我不想帮你,但我不记得了。”鞋店老板最后的眼神,摩托车后座那一刻的隽永。一切都留在了青春里。“但还有比这糟糕的事,比战争更糟,那就是生活在继续。”喜欢片尾曲。
很忧伤的电影。导演说:我选的女演员并不美,但看了就会喜欢。是的,我喜欢这个女孩。
详情Copyright © 2008-2018